墨非墨:李振明創作集

191 眾所周知,水墨是一種獨特的創作方式,它歷經一個漫長的歷史發 展過程而逐漸醞釀熟成。從地區來看,水墨也是韓國,臺灣,中國,日 本等整個大東亞文化圈的特殊創作語言。中國傳統水墨畫的豐富形成經 驗,獨特的美學和欣賞體系,經過如此悠久的歷史和傳統的積累,構成 了東方繪畫的精髓,形成了東方繪畫傳統的基礎和本質。 唐朝被認為是崇尚水墨的起源,它是一個文化繁榮和物資豐足的時 期,在豐富多彩的富裕社會氛圍中,寓含恬淡寡欲黑白墨色畫風的出 現,在美術發展史上確實是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嘗試透過非物質的精神 直視非現象的本體,面對本質而不是現象,這是一種革命性的思想。值 得注意的是,這不是形成方法,而是人類的覺醒,在水墨的領域裡,山 水畫與文人畫等形式的變化,是隨着時代的變遷,而訴求對人類的關 心,按照不同的階段,以不同的形態表現出來。這些改變是從線到面, 從現實到寫意的形式和內容的變化上,也是從上層統治階層到下層普通 老百姓的面向上,而這一切都是通過激進和革命性的變革過程來完成 的。 但是經過從傳統時代到近現代的劇變時期,我們將不得不回顧一 下,或許將水墨視為一種理解和吸收的形成手段,來重新考慮它對於那 個時代的人們是否已經失去了原有的核心價值。傳統不能僅是守舊,只 有在通過不斷注入新時代的新價值,從而確保新的生命力時,才能得到 尊重。然而,水墨似乎一直沉浸於固有的傳統主義之中,重複着沒有生 命力的沿襲形式,失去了本來強健的能量。與此同時,水墨對創新和變 革的需求至今卻仍一直存在著。 現代社會處於數位化的機械文明的巔峰高潮。這是人類過去從未經 歷過的新文明局面。在物理空間侷限已經透過網路解決的新文明情境 中,普遍性的價值正在被特殊性,地域性和差異性所取代。多樣化和多 變化性可以說是是當代藝術的特徵之一,它只不過是這種文明發展形勢 造成的結果。水墨與其他繪畫有著明顯獨特性的區別,以地域性爲基 礎,是具有造型審美特徵的特殊創作體系,或許水墨正面臨着眼前嶄新 的可能。 與藝術家李振明的相識已經有多年之緣了,認識李振明已經三十幾 年之久。我對他早年獲得雄獅美術新人獎首獎的《關渡迴徜》、《井底 之蛙》作品印象依然鮮明、清晰。對他創作的第一印象不是傳統的墨守 陳規,而是水墨現代化的明確方向性和不斷實驗的精神。回顧當時臺灣 一般的水墨畫,主要是強調傳統的山水畫風,而他顯然是一位異質的藝 術家。從那個時期,他的作品通過一種超越媒材和形式的做法,表現出 一種獨特的實驗精神。 他開創了一個獨特的作品風格,他以精緻的筆觸和細膩的感性意 關於水墨的革命性和李振明的創作 金相澈 (韓國2018水墨雙年展策展人 / 韓國同德大學教授 / 美術評論) 識,表現出別出的畫面,透過特有的縝密與精巧的畫面經營,充分發揮 固有的抒情性獨特造型,建構了自己的世界。讓觀賞者激發了作品觀賞 的思維。這裡擁有他自己一個獨立的世界,將水墨與色彩交融的世界, 也是事實與不思議交疊的世界。 他的實驗不斷延續,但那不是過度的激進或破壞性的,而是穩健而 漸進的。即使西方美術思潮氾濫之際,他依然按照自己的設定和創作方 向,默默地探討着水墨的可能,並試圖記錄自己所在的時代和社會。 面對台灣社會環境現代化和個性化的問題,現代水墨試圖對文人畫 進行現代詮釋,並借鑒西方抽象藝術的經驗來轉型。另一方面,李振明 則是以具象性爲前提,以多種符號含義的象徵和表現,透過特有的縝密 描繪與精巧的畫面經營,充分發揮固有的抒情性,以其獨特的造型語 彙,構築了屬於自己的美好天地。 李振明作品中對人與自然、文明與環境的關照,是他創作之初志一 貫的方向。 他透過微小的事物表達了對所有生命的敬畏和尊重。如 今,我們在機械文明的巔峰上享受着物質的豐饒,卻也面臨着環境破壞 與人性喪失的嚴重問題。 基於西方價值觀的現代文明的實現,在經濟掛帥的觀念下,所造成 的不僅僅是環境或生態問題,而是人類將來能否在地球上生存的恐懼。 藝術不只是單純的唯美主義的工具,而是應該積極有所作為,在自己所 處的時代勇於發言,尋求可行的替代方案。可以說藝術家李振明的創作 所傳達的意義是相生與和諧,同時也合於時代性的。他創作的畫面並非 單純將表現對象羅列並置,而是透過它們傳達遙遠彼岸的慰藉和安息。 那不僅僅是單純宗教上的意義,而是對人類和自然進行認真的反思,進 而產生對所有生命的重視敬意。 雖然說水墨是傳統文化的重要遺產,但如今其相對位階是否依然與 實際相符,不得不令人懷疑。這或許是隨著傳統到現代時空的轉移,而 產生社會觀點和審美要求的轉變,這可能是不可避免的。但最重要的 是,我們必須在這當中找到它的本質精神之所在。 不斷對自己周遭的人們和社會表達關心,以及爲表達這些關照而做 出的正向努力和積極的實踐,這正是水墨藝術的本質精神,而這些李振 明創作中隱含的意涵值得我們加以關注。在數位化多元的當代藝術語境 中,代表東方思維和美學觀的水墨,其獨特性和差別化的價值應該要予 以提升。在面對西方自然觀產生的當代文明危害的現實中,李振明藉由 他的創作來對當下的時代和社會發聲,正是值得我們關注的地方。因爲 這是透過水墨底蘊精神的傳承與變革,讓水墨的命脈在這個時代中得以 衍生和延續的關鍵,而這種轉型革命的衝撞實踐恐怕是必須的。

RkJQdWJsaXNoZXIy NDkzO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