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非墨:李振明創作集
197 台灣這塊美麗土地,孕育著文化藝術欣欣向榮,將情感結合、深切 的感受創作出對台灣這塊土地文化的流露,成就台灣精神風格,則不僅 是當代精神的握把也是其個人藝術的金字塔。李振明的水墨畫作品是對 台灣本土生態環境自然或以隱喻的手法來觀察和抒發情感,或產生強烈 的關懷與激情,將台灣的山河、草木、禽鳥、魚蟲作系列圖像或單一主 題,挾著思路的明確與熾烈的企圖心,挾著成熟優越的傳統筆墨章法、 扛著現代水墨的批判精神與實證實驗表現親身感受架構出其個人獨特的 新水墨理想,熱烙其個人明朗獨步的符號與印記。 傳統水墨在圖像與符號的建立並無鮮明,而李振明在現代水墨畫的 表現風格上,能迅速地建立起符號系統,雖然現代水墨畫尚未形成具有 涵蓋力的通用性的系統符號,但確有其語言發展潛力,其作品的幾何、 元型、象徵符號中的表現的確有足以令人駐足靜觀之處。這種交錯並置 符號的語言空間混雜現象,是一種反傳統的現代思考摸式,彼此間的差 異突顯反映出另外一種社會現實,畫面上的自動性和半自動性技法與傳 統筆法混合一起,正好可以反映出台灣當下互相重疊並列的社會生活現 象,這些特質在李振明作品中,如「墨染寶島生態圖譜」、「生態多寶 格」、「侯鳥祭」、「賞鳥手記」、「生物圖鑑」等系列可以窺探感 受。 中國水墨風格決定於形式,形式由觀念與素材組構,傳統筆墨僵化 形式的突破,是素材的開豁,是觀念的覺醒革命、是「道」的轉化而演 釋成新的人文精神,可能由純綷性材料轉變思考成思惟性的材質表現, 可能由較簡單的素材運用到專門性材質運用的抽象性,或許會剝離了所 謂的中國水墨「感覺」,其實「水墨」畫抽離出文化哲學底層不也只是 材質的類屬,將素材材質的橫面寬度延伸通過自由精神的結構,熔接中 國水墨自豪的「天趣」、「無機」,濡墨假象,留白或空靈,滿塞以壓 抑悲鬱都足以表現水墨畫當下的時空台灣的複雜性。 形式是藝術創作的推動力,新的形式空間生命是現代藝術的要素, 傳統水墨由於太過注重筆墨工具而造成形式嚴重的負荷,當下現代水墨 畫發展的困難度,是材料更新自由革命後水墨特質的新發展和新的意象 圖像構築能否洩出強烈的輻射台灣現化水墨,是有待努力振臂一擲。從 李振明的水墨作品中,我看到一些蜘絲馬跡,雖然在材質的感通上不甚 明確,但從其形式結構中,從交錯的時空組合,令我們構成一個宏觀的 視界。 總之,李振明的現代水墨本著嚴謹細密傳統寫實的特質,不僅掌握 了佈局的巧思與虛靈的運幄,而從其碎點與細線的交響、晶瑩剔透的墨 韻、散筆亂筆的堆疊形成主題或背景空間的分割、聯想或牽扯;不僅悠 游於水、墨、線、塊、渲染的靈氣運動,也掌控拓印壓擦摩捺多元技法 的效果;抽離書法而成文字的解構,造成說明式、分解性的唐突感,從 民俗符號的藉用、方格的主結構、單一的反覆形態、對稱平衡的分析、 飄泊悠遠與超現實的夢幻、批判中的暗喻性、非主題性中的主題逐漸框 設成交響、錯落、複雜的空間面向,統一中的變化生命正不斷地蔓延豁 然而開,而成為其鮮明的台灣現化水墨的風格,也許這就是李振明欲告 訴我們的現代水墨畫,詮釋台灣生命台灣圖像、符號的表現方式,也讓 我們重而思考從水墨畫模糊既定的印象中,實證現代水墨畫那自由,革 命的本質。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NDkzO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