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非墨:李振明創作集
201 「當初佛陀將慈悲清明的佛國淨土示現於人,其中即有尊重個 體生命、眾緣和諧共生的意志,寄望地球也成一方淨土,這是 可以從(李振明)畫面直觀獲得的一層含意。在振明的用意中, 或許另有一個話題,那是直指人心的。按禪宗的理念,我心即 佛。尋找淨土,淨土即在人心;人心淨,行為即文明,生態即 和諧,環境即清明,這就是即心即佛的道理。作如是觀,生態 水墨更有淨化人心、喚醒良知的輔助力。」 9 的確,我心即佛,淨土即在人心,人心淨,生態即和諧。早在 1989年的〈灰鴿冊葉s34〉中,李振明便在畫面的題辭中提及:「國外 公園廣場常有群鴿爭食路人所攜食料,國內鴿子常是驚懼恐慌。豈是同 類而異地則習性殊異耳?抑或人心使然?」顯然對人心之影響生態,早 有所感。 李振明作為虔誠的佛弟子,明白見證於1998年的〈隘隙之繫s35〉 這件畫作的題辭中;然而1997年之後畫面中出現的佛陀圖像,似乎還 有「尋找淨土」這樣單純的宗教信仰外更為複雜的意涵。如:同樣完成 於1998年的〈漬巖遺跡第壹號巨碑s36〉,畫面中佛陀頭像,就和一些 魚、葉子、鸚鵡螺、動物化石……等圖像並列排比,而巨大的背景,尤 其是矗立於前方的巨大碑石,則暗含了許多史前壁畫與動物化石的圖像 ;似乎佛在這裡,作為一種人文象徵的意義,遠大於宗教淨土的意涵。 同樣的情形,也見於1999年的〈密隙s37〉一作。此外,在同年(1999) 的〈排灣記事s38〉中,佛頭的形象換上祖靈雕像和台灣原住民排灣族 的木雕聖杯結合,而下方依序排列的,也都是排灣族的木雕人像、百步 蛇,及祖先像等。 佛像作為一種文物的意義,在1998年的〈菩薩蒙難s39〉一作,更 清楚表達。李振明因參觀台北歷史博物館的中國石雕佛像展,而生「文 物被竊、流落海外,菩薩何辜、遭此不幸……」的感嘆。 菩薩作為一種精神文明的象徵,自然同時包含「尋找淨土」與「人 文經典」的意義。不過同樣的手法與位置,在1999年的〈花花世界s40 〉系列中,則被跪坐的裸女所取代,一花一世界,裸女端坐在巨大的花 形當中;畫家思維中的「生態」,不論人文或自然,似乎都正在不斷擴 大。〈花花世界〉或許也有都會與自然爭衡的暗喻,而在這系列作品中 所出現的明麗色彩,在2000年的〈花團錦簇s41〉中,就獲得了更大的 發揮,也顯示李振明生態水墨創作第三階段的即將來臨。 2001年,李振明正式結束在台中任教的日子(先是台中商專,後是 台中師院),回到母校的國立台灣師大美術系任教,這顯然是一個新生 活的展開。在2001年的〈山之祭s42〉一作中,也首見以本名李振明的 簽名,而此前長期都是使用「甯癡水墨」為畫名。 2001年的〈生態手札〉系列,是對此前生態水墨動物題材的延 續,但其中的〈熊蟬s43〉與〈鵯s44〉二作,已經呈顯之前在〈花團 錦簇〉(2000)一作中曾經出現的多彩嘗試,因此,很快地就轉入第三階 段最具代表性的〈叢林記事s45〉系列。 〈叢林記事〉系列,除了色彩的明麗、多樣之外,也打破此前強烈 中軸線、左右完全對稱的構圖形式,開始展現藝術家更為自由揮灑的自 信與氣度;而此前曾經有過的一些題材,也在這個階段,獲得不斷重新 開展的機會。在台灣師大的幾年間,李振明也展現了他在純粹創作以外 的長才,不論是論述的提出,或行政工作的參與,他交出了突出的成績 。 在創作上,從自然生態到文明考古,從人文反思到環境保護,李振 明關懷的視野是既出塵又俗世;一如他長期使用的齋名「惰逃齋」。寓 寄著「逃避怠惰、精進不懈」的自我期許,卻也暗含著閩南語「倒栽 葱」的諧音與戲謔。 在台北的15年間,他從一位新進教師,逐漸爬升,到達擔任藝術學 院院長的職務,也多次舉辦以水墨為主題的重要展覽和學術研討會,更 大力推動與對岸的文化、教育交流。但不可避免的,這位對周遭環境始 終敏銳觀察、熱情關懷、積極回應的藝術家,就如他在1984年就有一 件感嘆現代社會人際關係被電話壟斷的〈斷橋〉之作,以自家電話的故 障,感嘆人際溝通橋樑的中斷。而在21世紀台灣政局變動、藍綠對決、 兩岸關係時而緊張、台灣主體意識懸宕的歷史時刻,李振明也有〈母親 的名,叫台灣〉(2006)、〈對決〉(2008)、〈番薯與百合系列一〉 (2008)、〈再好也會鬥嘴〉(2014)等暗喻政治、社會現象的作品,但他 都巧妙地以生態的自然語彙,做為這些畫作題材的隱喻。 2013年後,對中國古代「五行」思想的探究,逐漸成為另一創作 的元素,〈東方青龍〉(2013)正是這類作品的展開。 從1984年的首度浮現畫壇以來,李振明以熱眼、冷手、菩薩心, 一路關懷台灣的生態、環境、人文、歷史,他以多元包容的創作型式, 開放廣納的人文視野,甯癡水墨、無悔不怠的積極態度,結合了現代水 墨技法實驗的精神和鄉土水墨對本土生態的關懷,建構出他個人獨有的 水墨新樂園,終成台灣當代水墨走入後現代最具典範的一個存在。 9 羅世平〈自在之淨土──讀李振明的生態水墨〉,《李振明作品集》序,台中市文化局,頁9,2008.11,台中。 s06 ‧ 日落八尺門 96×69cm 1989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NDkzO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