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非墨:李振明創作集

218 圖二:漬巖遺跡-隘門 96×72cm 2002 圖三:八卦山大佛之山澤艮兌 127×96cm 2017 以險突圍----「生」與「熟」共創的新局 李振明賦予了台灣當代水墨嶄新的語言風貌,透過「製造陌生後再求其熟悉」的 創作模式運作,讓畫面的構成元素形成極大化的差異,營造「陌生感」以尋求水墨新 語彙的言說空間,這份水墨畫的陌生感先以互不相干的圖像類型同構、隨意散置的空 間凌亂處理,或是極端工細的寫實技法被放大觀看,然後再透過「熟悉」的內部意義 聯繫,共同的視覺規律統合,以及典型的傳統筆墨美感導入,讓陌生的新奇意象得以 彰顯,同時,亦能回歸熟悉的美學秩序。對於台灣當代水墨的發展,莫衷一是又企求 出新的時刻,無疑是一記「以險突圍」的高招。 因為「險」,得以超脫傳統水墨完備體系的框架,也因為「險」,新奇的水墨語 言得以提供當代水墨創作活動更多的思考與想像。而「生」與「熟」意象的相互疊 合,則將「險」的效益得以具體落實。 結語 從個人性格特質、成長學習背景到生命經歷的清楚認識,在洞察時代趨勢與敏銳 的創作思維運作下,李振明統合主客觀優勢,以無畏與睿智的精神進行臺灣當代水墨 的革新工程,在充滿矛盾兩難的情境中,以矛盾並置轉換的創作模態解決兩難的困境 而別出新意。顯然,因為他的示範,對於後輩水墨創作學子在尋求個人突破困境,建 立自我創作方法的實踐過程,具有啟發的作用,也為當前臺灣水墨畫多元風格的繽紛 繁盛,立下標竿的典型。

RkJQdWJsaXNoZXIy NDkzOTc=